三自排版运动(十):多元文化(下)

页面链接:多元文化对照版式例

还是开门见山一张图,内容形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忙活一天了。

卡片版式
卡片版式

素材都选用实体书,兲朝境内公开出版物,想必其内容不至于「政治敏感」,纯手工录入以示诚意。

对于这类谚语格言警句,还就是卡片版式看着最舒服。但是可不见得「短小精悍」,若要参考「多元文化」旁征博引,每条都可以展开成一整篇文章呢。

宏观形式

先说「形式」,这次为了「卡片版式」主要实验了「flex」布局:

.CardBox {
    box-sizing: border-box;
    justify-content: center;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row;
    flex-wrap: wrap;
}
.card {
    width: 25rem;
    min-height: 5rem;
    border: 1px solid gray;
    box-shadow: 0.25rem 0.25rem 0.5rem dimgray;
    border-top: 1rem solid black;
    padding: 0.5rem;
    margin: 0.5rem;
}

简单说,每「行」当中「卡片」的高度是固定的,多不退少补,换行另说。所以第一部分当中特意在「另起一行」之后找了个最短的内容,每语种只有一句, 每句只有一行。

而第二部分当中「全部」内容都这么短小精悍,并且没有附加内部结构。我把这篇附录的所有内容都输入了,设定的最小高度也没有超过。于是「每张卡片一句话」,看上去比较整齐。

到这里只是保证了「卡片」外观一致,而内部的形式随着内容不同而不同。四种素材分别采用了四种布局,基本上与实体书的「文本排列方式」(不是「版式」)保持一致。

共同的「语种」标签,很简单模仿了「Microsoft™©® Windows™©®」早期版本(超过34岁的老迈年高用户应该很眼熟)「语言栏」图标的形式:深蓝色背景白色语种缩写。而缩写则遵守「ISO-639-1/2/3」标准的「语种」代码,而不是「国别」代码。

因为素材都是「常见」语种,所以率先查找「ISO 639-1」当中早就规定的俩字母缩写。这个标准基本上采用「以本族语称呼本族语」的客随主便方式,并不是以英语字眼缩写,要注意。

但其中有个例外,「ISO 639-1」当中只有「现代希腊语」,缩写是「el」。但是繁荣的互联网上和现实中,恐怕「古典希腊语」和「通用希腊语」要比现代希腊语更流行。

随后的「ISO 639-2」是仨字母代码,但是有两个版本。因为注册机构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所以就有了英语版本。其中书籍目录专用的是「ISO 639-2/B」,使用英语字眼缩写;而「ISO 639-2/T」是技术使用,仍然「客随主便」。

比如汉语在前者中是「chi」,后者则是「zho」;德语在前者是「ger」,后者是「deu」;而法语也有「fre」「fra」的区别;倒是俄语由于拼写一致所以没区别,都是「rus」。

另外,日语棒语也没区别,只有「jpn」「kor」这唯一的一种,因为没有「主客之分」,或者说它们自己「做不了主」。

试看当今的寰球,据称除了英语图书馆之外一律使用「ISO 639-2/T」。而我中华兲朝上国自有国情在此,读者若有「政治敏感」怀疑,请询问「出版界」钦定主角龙傲天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档案管理员之类业内人士,以获得伟大光荣正确的主旋律正能量新闻通稿。

随后「ISO 639-3」标准出台,是「ISO 639-1」的超集,目标是涵盖「所有」语言。众所周知「希腊语」种类太多,于是在其中规定是这样的:

总之,虽然这里的内容当中只使用了「古典希腊语」和「通用希腊语」素材,但是形式上写成「GR」俩字母;这是为了不至于混淆的前提下表现统一起见,并不符合「英特纳雄耐尔标准化组织」的规范,请注意。

第三部分「九种语言对照」没有使用语种图标,因为实体书就这样,除了下面字母佬各语种用缩写(不是英特纳雄耐尔标准)之外。于是「汉」「和」俩字都是原封不动,把其它语种的本族语全称写出来,仿维基百科例。而各语种的先后顺序遵守实体书排列,其中或许蕴涵着充沛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并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旧动向。

微观形式

具体到每种「内容」的卡片,其结构各不相同。

第一类《拉英德汉法律格言辞典》的实体书格式,是以「拉丁语」为索引,提供英语德语的对照,这是「罗马法与教会法」在欧洲实际运用当中产生的素材。而汉语部分,只有字面「翻译」,以及由于「国情」不同而提供面向汉语读者的「注释」。

于是,在版式设计当中,选择了四个语种以「<section>」并列并指定「lang="la/en/de/zh"」语种属性。而在每个语种内部,采用无序列表「<ul>」以罗列可能的多条内容,并采用「<p>」段落提供附加的出处和可能的注释。

并且,在第三条当中,汉语「注释」提供了「出处」。其中「1 Cor 6:7」中已经精确到「句」了,并且版面还有「空白」,当然顺手以自定义列表「<dl>」方式给出「脚注」。这是我的画蛇添足或狗尾续貂,不是实体书的原文,可能是作者认为目标读者群体看来这应该是常识吧。

实体书当中没有给出语种标签,而是用字体区别三种「拉丁字母」素材:作为索引的拉丁语用粗体,德语用斜体,英语常规形式不变。这应该是「出版界」的编辑在「字处理软件」当中可以顺手以快捷键「标粗」「标斜」的缘故吧,以读者视角看来属于「以辞害意」。

所以,作为老迈年高的读者的我,三自运动当中尽量利用了当代主流浏览器所提供的充沛功能,并略作夸张以体现「版式」效果。既然是罗马の拉丁语,当然要用「衬线体」如「Times New Roman」,加粗也保留;英语不变。

以前在「《范版西幻设定集》注释〔十一〕」当中说过了,微软曾经推出「网页核心字体」允许用户免费扩散,其中包括Andalé MonoArialArial BlackComic Sans MSCourier NewGeorgiaImpactTimes New RomanTrebuchet MSVerdanaWebdings。这些字体是可以在排版中随意使用的,想必主流浏览器都支持。

而德语当然要用「哥特体」以展现传统,没用曾经购买的正版「凯尔特及中古字体」,那样在其他用户看来效果并不伟大光荣正确。用的是「Old English Text MT」,应该是Win7Office2010自带的,所以有兲朝特色的当代普通网民也能看到这「古英语文本」的风采。

其它伎俩都是前面若干篇当中提到的。比如考虑到「引用」多是洋文,于是以「<q>」标签提供语种,但没有指定引号;「出处」则以「<cite>」标签并使用「::before」[::after]提供「半角书名号」,没有使用「波浪下划线」;而「专名号」则改为红色下划线,并把实体书上的括弧注释变为鼠标悬停提示,如「<abbr title="优士丁尼">Iustinianus</abbr>」。

第二类「汉语法律格言与拉丁格言对比」略过,实体书上就是一堆段落,这里全都手打输入,除了「参见」部分的「引用」之外没有修改其它版式。

第三类《常用谚语九种语言对照》基本上遵守实体书版式,原书共收录了840条。不是所有谚语都能用满九种语言的,并且每种语言当中通常多条并列,还有就是同义或近义谚语的存在。于是结构上是个内部多对多并存在互相参照的情况。

所以,在版式上就把谚语「编号」醒目放在顶端作为唯一的标识符并提供页面内部标签,而参照的超链接则不仅需要指向页面,还需要定位到卡片上。下一步的设计,就是需要在页面上多个卡片当中「醒目」的显示跳转到的那一个,比如边框闪烁之类效果。这个就需要写点脚本了,而当前「极力避免具体编程」的我,决定略过。

第四类《拉丁语成语辞典》更复杂。实体书上分为六个「部分」收录,就是卡片上左上角的「主题」;而每条成语之后还有「归类」,也就是随后的「标签」;具体到个别成语,还提供了「作者」或「出处」,也得照样显示。

于是在设计上,卡片开头提供了「信息栏」,按照通常惯例提供「主题」「标签」「作者」以及今后可能增加的其它属性。还要考虑到「标签」还不止一个。

<div class="InfoBar">
    <span class="Topic">哲人(Sapientes)</span>
    <span class="Tag">文学</span>
    <span class="Tag">幽默和悖论</span>
    <span class="Author">尤文纳尔(<q lang="la">Decimus Iunius Iuvenalis</q>,<q lang="en">Juvenal</q>)</span>
</div>
<div class="InfoBar">
    <span class="Topic">圣经(<q lang="la">Scriptura</q>)</span>
    <span class="Cite">《训道篇》(<q lang="he"><bdo dir="rtl">קֹהֶלֶת</bdo></q>,<q lang="grc">Ἐκκλησιαστής</q>,<q lang="la">Ecclesiastes</q>)</span>
</div>

所以,具体到页面代码就是罗列这些属性,用XML存储这些数据更合适,通过XSLT可以转换成任何需要的页面形式,无论是现在这种「卡片」内部的「<div>」「<span>」,还是从「整部书籍」视角出现的「<h1>」等标题。

遵守原书内容,有些信息并没有整理。比如第一条其实在内部已经给出了「作者」奥维德以及「出处」《女杰书简》,但是放在正文内部并没有作为大纲出现。应该是实体书并非「语录体」的缘故,并且还有技术上的原因,和第二条援引「成语」表达讽刺并形成「新兴成语」的形式所对照。

第五类《古希腊罗马及教父时期名著名言辞典》就是语录体了。实体书上是按照作者排序的,每个作者条目下都附加了一段简介;每个作者名下还可能会按照著作排序。

但是具体到形式上,卡片上只能出现作者姓名,但不能出现作者详情。所以直接在信息栏写明作者即可,没有附加其它形式。

这就是用XML格式化存储数据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XSLT以变换为具体形式的需求,仅仅是CSS还只能做表面文章,只能修改「作者-著作-语录」这种层次结构的「样式」,不能调整其「组织形式」。

第六类《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也是语录体,古希腊语、英语、汉译对照,版式上因为和前一类相似,所以没有摘录素材。

内容

基本上是按照实体书顺序抽出若干条来当素材,而「选择」哪些素材则依靠的是我的「自由意志」,其中蕴涵了充沛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并体现了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新动向。

开头一条「堕胎」,是应景的与伪装成「文艺爱好者」的九省通衢、华语第一精日论坛等地的活跃色目帐号相呼应。前一篇还说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好形势下繁荣的红色文艺精品应有尽有,不说《重生之我是高衙内》这种划时代大作,就是新瓶装旧酒的「同人」作品也不少吖。

比方说吹捧「九头鸟张居正」那拨码字巨侠,通常还以查博导话本《说张全传》为素材,炒作「灭绝师太」逼「纪晓芙」,包括但不限于「堕胎」以及「谋杀亲夫」;

再比方说吹捧「郭比特人郭布林」的那拨出版界精英,通常运用查博导话本《说郭全传》为素材,炒作「穆念慈」虽然认识到「亲夫」乃汉奸走狗人渣但最终还是没有「堕胎」,把「孽种」生了下来;

还比方说专攻「神医」题材的码字巨侠,以「希波克拉底誓言」当中特意强调的「尤其不为妇女施行堕胎手术杀害生命」为出发点,大肆批判女权主义,顺便替兲朝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引进黑绿「物种大融合」进行声援。

总之,强奸轮奸也罢,提起裤子就不认人也罢,一炮打响不见人影也罢,都是「作者最大剧本钦定」,为了「激化矛盾制造冲突增加剧情跌宕起伏程度」所埋下的伏笔。否则那些「申公豹」「王佐」怎么诈骗诡辩唯物主义大傻哔呢?

无论是「殷郊殷洪」还是「陆文曹宁」,无论被谁抚养长大,无论过程中除了复旦残联下属滴血认亲实验室鉴定的「亲爹」之外谁付出了多少代价,将来都会恍然大悟了血浓于水的道理,傻呵呵认祖归宗回家送死,被当奴才使唤不说,还得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最终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不信各位就看着,尤其是九省通衢の活跃色目帐号的表现,八九不离十。这兲朝「九龙夺嫡宫斗剧」照样是奶头乐路线图,依靠与时俱进忠君爱国童年才俊,以娱乐至死の逗哔为主力。无论是「生物化学医疗」行业的「庶出太子」,还是「影视动漫游戏」行业的「嫡出阿哥」,斗争前提都是保住大老远一声炮响送来的「红色基因」的铁桶江山万万年。

在这个前提下这家「贵种」及其豢养的「膝盖生根头顶绿得发黑贱到骨子里去了的光明会共济会奴才」,就是要对中国土著进行多方围堵两面夹攻,骗的就是你们傻哔,割的就是你们韭菜,耍的就是你们贱种……朕即国家我就是大局你们要顾全大局。一力降十会,咋地吧,不服?

最后一条「自由意志」,是因为《知乎评论〔#022〕美剧《西部世界》第二季在哲学上对你有什么启发?》这篇评论备份所引发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新动向。

简单说,有个旅居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数学工作者兼文艺爱好者,居然以「科学实验」为借口,鼓吹基督新教加尔文主义「钦定论」,动辄声称「作者最大剧本钦定导演叫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企图瓦解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麻痹人民群众的抵抗意志,炮制出充沛的「安安饿殍」供豪门贵种走兽派任意剥削压榨。

面对这种险恶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局势,首先就要高调宣传「可重复可证伪可见非常之科学」的严肃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爹」(Schrödinger’s Daddy)佯谬,并且还不是「思辨」,完全可以通过复旦残联下属滴血认亲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进行任意多次唯物主义实验。

即便是诡辩唯物主义者睁大眼睛额头亮晶晶的装蒜兼贵人多忘事,还有唯心主义实验「兲朝金融市场」可供选择。相信那些成天盯着价格曲线的操盘手和散户,没谁相信或不相信「红色基因钦定赚钱,贱种韭菜钦定输光」这种下场,是自打「开天辟地」(或曰「Big Bang」)以来就「命中注定」的红色文艺影视精品剧情。

至于作者波伊修斯,引用维基百科词条如下:

博学多才,在中世纪初期的学术界,享有崇高的荣誉,他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作品翻译成拉丁文,同时将古代学者毕太古的音乐、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尼哥玛古的数学、托勒密的天文学、阿基米德的机械学,都翻译成拉丁文介绍给罗马人。波伊修斯自己也编写了许多关于伦理学、数学、几何学和音乐的书籍,他对神学尤有深邃的研究,著有神学书籍多种。

然后,因为「东哥特王国」怀疑其联络「拜占庭帝国」企图谋反,被处决。

其中「政治」内涵暂且不提,只看「意识形态」内涵,就是「教化」内欧外宾蛮族的努力。但是「彼大哥特兲朝上国自有国情在此」,以酋长民主专政为政体,以抡起武德充沛狼牙棒敲碎费拉不堪天灵盖为基本国策。

所以,兲朝「义和团」从未失败,每次都能在主席台前三排的扶持之下「原地满血复活」。当年留学归国人才连「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资格都没有,只有被批斗致死的下场;而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学外语都会被视为崇洋媚外只能靠边站。

并且,我中华兲朝上国比「彼大哥特兲朝上国」还要进步,甭说洋人的东西看不上,土著的东西也看不上,据称「中华文明只有63岁」(唔,现在是69岁了)。只有每天捧着一本加足私货删掉干货的红皮书汉译本每天五次撅着屁股冲天安门广场磕头,从此立志「愿做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愿作革命一片瓦,上下左右任党码」「听党的话跟党走,坚决做党一条狗,党叫咬谁就咬谁,让咬几口咬几口」,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遗产都交党费,骨灰盒上盖一块画着镰刀榔头的抹布就被打发,才算是忠君爱国的革命螺丝钉。

其他素材差不多都是应景,比如「他们造成混乱,并称之为和平」可以拿来形容中东乃至全球各地局势,比如「(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写一首讽刺诗是很难的」可以拿来形容我的码字风格。

再比方说援引荷马史诗的奥维德作品「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讽刺奥地利「裤裆开疆」外交政策的段子,正好可以对照当代「文艺工作者」当中以特洛伊为题材的某码字巨侠,吹捧钦定主角龙傲天拿了个「金苹果」获得「爱神」青睐从此开挂升级装哔打脸平砍连击带顺劈一命通关天下布种。不再壹壹赘述。

后记

本篇素材全是舶来品,没有兲朝特色。肯定会有根红苗正与时俱进忠君爱国童年才俊以各种方式摊派「反汉贱种中国通」标签。那么多说几句,还是往事。

约十年前我就在龙空扯淡的时候说过了,《圣经》这种东西兲朝并不是没有,《春秋》就是,而原文「Scripture」字眼是「经典文本」的意思,不见得特指《塔纳赫》与《新约》。

并且《塔纳赫》之所以被挪用为《旧约》,偏偏是由于其中的「历史」内容。即便是加工过的玄幻小说,能源源不断的为某个族群提供参考,「以史为鉴」和「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功不可没。

也就是说,按照兲朝当代标准,那些钦定主角龙傲天一路顺风的划时代大作,更类似绿皮书的风格,除了规定一堆清规戒律用来统治屁民之外,对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没有参考价值。

然后,一批革命小将跳将出来,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野生国师马前卒,「中华文明只有63岁」的大目标,在当时就已经成形了。这批人还主动划分为两支队伍,一拨喷我竟敢鼓吹封建糟粕定是「地主老财」,一拨喷我用第一手资料解释希伯来历史是「地下基督徒」。

直到最近都这样,以《春秋》为素材「古为今用」的时候,很明显看见豪门贵种走兽派恼羞成怒气急败坏,一批奴才在网上忙活得鸡飞狗跳。叫嚣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没看见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哪怕是批判性)研究有什么进展吖。

就比方说,可以正面抵挡《塔纳赫》《新约》以及各种解经资料「侵袭腐蚀」的《春秋》历代注疏还趴在《钦定四库全(范注:呸)书》版上,倒是「于」「子」不分的《胡宏集》大行于世。杂胡野种牛鬼蛇神(及其扶持的「出版界」钦定主角龙傲天)倒是深得「少数民族政权」愚民御民伎俩之精髓。

这么多年过去了,叫嚣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没看见除了到处推销绿皮书重要讲话精神之外还有什么意识形态贡献;叫嚣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没看见除了诈骗圈钱或承接低端代工之外的任何产业升级;叫嚣着「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笑话,最近读者们体会最深,不用解释。


政治敏感

201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