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十一〕

本篇注释编号到「十一」了,在做题图的时候,纠结了一阵汉字「十一」还是数字「11」,数字用全角还是半角。这不是什么完美主义强迫症,而是因为其中又蕴涵了深刻的历史、文化、艺术、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

为了避免「繁琐」简单说,现在通用的「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的渊源、演变、传播过程、现存各种使用场合,以及由此而来的一连串在人类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出演的包括但不限于铁与血、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戏剧化效果,都可自行搜索,这些都不需要在这里复制粘贴凑字数。

只提到每个非文盲普通人在现实中都会遇到的情况,尤其是在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现在,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上,无论手写还是打字,都会面临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怎么区分字母和数字当中长得极为相似的那些符号?

比方说这一串「LISOZlisozbgq012569」,只选择了经常会混淆的字母和数字,其中字母内部由于大小写缘故还经常冲突,比如大写「I」和小写「l」。

直接说结论,以「孤苦伶仃可怜废柴草根文盲矬胖老穷光棍汉」的我为代表的绝大部分自然人,以及那些由于预算原因而没有购买专用字体并广为流传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几乎所有企事业单位,通常只能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字体。

所以,咱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实践当中发现,Windows自带字体当中有一个「Comic Sans MS」,正好可以完全区分这些字符,贴图如下:

范某截图备份于此
字体「Comic Sans MS」示例
字体「Comic Sans MS」示例

从字体名称也能看出来,应该是微软从市面上购买了一种字体,并修改后打包随系统发布。原版的「Comic Sans」顾名思义,就是用于不那么严肃的场合的活泼的表现形式当中,估计是「美漫」相关产业链出品。毕竟「字母佬」们远比我等「方块字用户」更早发现并且更头疼这些最常用「半角字符」之间那不明不白的关系。

补充一句吧,在互联网时代早期,为了在各种操作系统的各种浏览器当中显示效果一致,微软已经免费发布了一套字体,允许自由传播但不能修改或挪作商业用途。这就是「网页核心字体(Web core fonts)」计划,其中就包括「Comic Sans MS」。

这个计划于1996年开始,在2002年结束,因为IE6已经一统江湖了。然后充斥着各种奇葩渲染方式的IE就原地踏步,令互联网相关从业者头疼许多年,已经形成了坚持每天以包括但不限于「妈卖批」「娘希匹」在内的汉语方言短语问候随机目标的传统风俗习惯。

而在浏览器领域的竞争者再次出现之后,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已经形成的传统风俗习惯仍然保留了强大的顽固保守的一面。于是直到今天,在一些闻名遐迩声震各大交易所的互联网企业内部,都能观察到这种卓越的企业文化所带来的磅礴活力。

实话实说,我对于IE6的怨念并不算突出,因为我的工作当中还需要在简体中文环境下处理日语半角假名,相比之下网页难看点根本算不上什么。在那时候,因为兴趣原因接触到其它语种,于是业余时间除了使用「Comic Sans MS」区分字符之外,还指定「Georgia」字体用于希腊字母和基里尔字母。


发现开场白扯远了,那么过渡一下,就从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基里尔字母开始说起吧。很多见过世面的网友,都能发现在字母沿革过程中有「迷失方向」的现象存在。最典型的,就是「R」「Я」「N」「И」「E」「З」「Э」,其中最后三个还同时存在于基里尔字母表内部。

这是为什么呢?又涉及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内涵。简单说,早期文字的书写方向不固定,而因为泥版纸草羊皮等材料的形状不规则,所以「主流」是「耕田」顺序,一行从左往右,下一行从右往左,直到遍历书写材料面积为止。但是呢,字母本身不见得都是左右对称的吖,于是在传抄中出现了技术上的分歧,并逐步扩展为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统一斗争。

举个例子吧,就用英语单词「赢家」(WINNER)。注意当时只有大写字母,小写都是在传抄中形成的,唯物主义证据很多,各位自行搜索补充可也。这里就不再「繁琐」了,我既没惦记着灌水凑字数也没惦记着「一字百元年入四千万」。

若是从左往右的场合,写作「WINNER」没问题,但是到了对立统一斗争否定之否定的形势需要对立面占上风了,从右往左写的时候,到底是「RENNIW」还是「ЯЗИИIW」呢?考古学家提供的唯物主义证据当中,两种情况都存在。

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类似情况数不胜数,通常人民群众会自发成立两个「革命委员会」,不是一个也不是三个,纷纷情绪稳定的表示自己是正统其它是异端,互相之间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于是在激烈的斗争进行到最高潮,被后世历史学家以「论巴别塔的倒掉」描述的「根本分裂」就出现了。

当时新月沃地的原生文明当中,闪米特人选择了从右往左写,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其所能影响的其它语种的文字选择之上,比如传统「提非纳文字」。注意,新提非纳文字也从左向右写了,这是现代主流排版技术的影响。

而当时的其它民族选择了从左往右写。对于次生文明来说,只有接受文明遗产继承并发扬光大的选择,因此,相应民族的知识分子接触到各种字母时候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就起到了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可以理解,为啥基里尔字母当中保留了部分非主流状态,而书写顺序仍然跟随主流。

再过渡一下,因为希腊用了「E」和「H」两个字母表示短音和长音,在其他民族看来太奢侈了,比如伊特鲁里亚人。所以,伊特鲁里亚字母当中又把「H」用于表示喷气式辅音了,一直延续到拉丁字母当中用于拉丁语。

沿用拉丁字母还沿用拉丁语的现代法语当中没有喷气式辅音,所以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强制推广的普通话当中「所有的H都特么闭嘴」。但是其中又分「嘘音H」和「哑音H」两种情况,前者曾经喷过,所以不能连诵。后者从来就是「膝盖生根的头顶绿得发黑的贱到骨子里去了的光明会共济会奴才」,既不敢喷也不会喷,当它不存在可也,只不过需要在拼写上留点痕迹昭告天下它是贱骨头。

现代希腊语当中已经没有喷气式辅音了,所以只有在需要回顾祖宗当年的言论自由的光辉历史的时候,使用强气符特意标记。现代希腊人,连自己民族的名称都念得不对,这就是省略了强气符的后果。

汉语的音译「希腊」其实相当准确,希腊民族的名称,来自Ἑλλάς,拉丁转写「Hellas」,语源来自Ἑλλήν,拉丁转写「Hellen」。而典故来自古希腊赫西俄德长诗《神谱》后面附的百余条残篇中第一条记载的一则神话:

希腊起源传说

普罗米修斯普罗诺亚生下丢卡利翁皮拉;他们俩是大洪水之后的仅有幸存者,生下了一个儿子唤作「希伦」。希伦生了仨儿子,分别是希腊的多里斯人、伊奥尼亚人和埃俄利亚人的祖先。而丢卡利翁皮拉还有个闺女,这闺女就生了马其顿,不知道和谁生的。

于是可以合理的认为「亚历山大大帝」的祖宗是「薛定谔爹」。

荷马史诗当中只用「希腊人」指代阿喀琉斯部下的泰俄提斯人,当时统一的希腊民族还没有形成。一般认为,团结起来和波斯打一仗并且获胜之后才有的统一的民族概念。希波战争至少对于两个词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个就是「希腊」和「希腊人」。

还有一个就是ΒΑΡΒΑΡΟΣ,也就是拉丁语的barbarous,英语的barbarian,原意是「外国的,外国人的,非希腊人的,说希腊语以外语言的」,而在希波战争之后多了「野蛮的,蛮子的」的含义。后来虽然希腊被罗马征服,自公元前一世纪末年起罗马人称自己和希腊人以外的各国人为βάρβαροι,但希腊人称罗马人仍然为βάρβαροι,这就是「文化自信」。

这种「文化自信」的痕迹,在罗马和拉丁语内部也存在。而英语中的Greece来自拉丁文Graeci,原本指代亚平宁地区附近某个希腊殖民部落。前缀「Gra」的意思做「可尊敬的人」讲。也就是说,这个部落给希腊人长脸了,所以拉丁人才用这个词称呼整个希腊。为了方便汉语读者理解可以进行「本土化」,就是「虽远必诛」之后,文德也很充沛的汉人仍然可以自称汉人,而「远人」(或曰「外宾」)在武德还不够充沛的时候,就会称呼我们为「兲朝人」。

总之,希腊语传承明确,从神话时代的「迈锡尼希腊语」到古典时代的「古希腊语」,再到希腊化时期的「共同希腊语」(基督教圣经新约用的语言),再到中世纪希腊语(拜占庭帝国的官方语言),再到近现代,唯物主义证据应有尽有。若是想要「一力降十会」的证伪,那么需要官方和民间动员充沛的武德多做一些工作。


今天开场白算是结束了,把话题回到「荷兰为啥被称为荷兰」,争取今天搞定。

简单说,「荷兰」是个政权的名称,「尼德兰」是个地理名词。作为地理名词的「尼德兰」,也就是「低地」,指代如今的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可以类比作为地理名词的「美利坚」指代整块「新大陆」,也就是如今的北美洲和南美洲。而作为国家正式名称的「尼德兰王国」,也就是通称的「荷兰」,只是地理名词尼德兰北边一半。可以类比作为国家名称的「美利坚合众国」,只是北美洲南边一半。

而为什么以「荷兰」作为「尼德兰王国」的俗称,既可以参考我中华兲朝上国以「汉家」取名「汉朝」,也可以类比匈牙利马扎尔人闹事之前哈布斯堡家领土称为「奥地利帝国」。就是说,如今的「尼德兰王国」的历史渊源,是从荷兰伯爵、泽兰领主、乌特勒支执政的「威廉・范・拿骚」(Willem van Nassou)(通称「欧朗日的威廉」绰号「沉默威廉」)开始的。

1932年确定的「尼德兰王国」国歌《威廉颂》(Het Wilhelmus),就是一首「离合诗」,每节歌词的首字母连起来,就是「威廉・范・拿骚」。而荷兰象征颜色的「橙色」,就是欧朗日家族的纹章色,也是荷兰队服主题色,就是「欧朗日」(Orange)的字面含义。

注意其实最后一节的首字母是「V」,这又扯到拉丁字母演变历史上去了也。如今字母表当中的「XYZ」都是为了拼写希腊语来源的词汇而后来加上去的,而「J」是从「I」衍生,「U」从「V」衍生;而「W」就是「双V」(或「双U」),从各语种对它的读音也能知道。

荷兰作为国家的历史,是从反抗西班牙天主教政权开始的。注意我特意提醒在对战争的正义或非正义定性的时候,仅从世俗角度考虑,在「荷兰独立战争」中支持荷兰并不意味着支持反动加尔文主义钦定论,说过了神学上的争论放在后面再展开。

当时「荷兰与泽兰」支付了80%的反西班牙战争费用。当时的荷兰伯国(如今的北荷兰省和南荷兰省)是荷兰伯爵的领地,时任荷兰伯爵就是沉默威廉。而从十世纪开始泽兰(Zeeland)就成为了荷兰伯国的一部分,后来虽然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郡,但是仍然受荷兰伯爵管辖。所以,从这个时间点开始,以「荷兰」称呼「荷兰和泽兰」并没有原则性错误。

而泽兰(或曰「西兰」,而发音则接近「齐兰/tse:land/」)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一定熟悉「新西兰」(New Zealand),注意拼写演变。因为发现「新西兰」的那个家伙,阿贝尔・塔斯曼Abel Tasman1603-1659)就是「荷兰人」,确切的说是「西兰省出生的荷兰人」,所以才会以家乡命名。

补充素材:

范某截图备份于此

补充一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那个岛,英文中就写做Zealand,丹麦语则是Sjælland。因此提醒,应该特别注意别弄错了渊源,「新西兰」是新的荷兰的那个「Zeeland」,不是丹麦的那个「Sjælland」。

那么,肯定有举一反三的读者会问:历史上有没有「新荷兰」呢?当然有,就是现在的「澳大利亚」。在革命导师圣卡尔的红色经典《资本论》当中,都使用了「新荷兰」的措辞,在兲朝境内官方钦定汉译本脚注当中还特意指出「就是澳大利亚」。

★下面把七年多以前的发言略作修改贴出来:

荷兰(包括泽兰)之所以鹤立鸡群还有宗教上的原因。新教兴起之后,加尔文主义成了尼德兰北部(现荷兰)的主流信仰,而南部(现比利时)仍然保留天主教传统。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以及之前的查理五世对于宗教改革极不宽容,西班牙自打从绿人手中光复之后就坚定不移的拥护罗马天主教廷不动摇,开设了众所周知的专门机构:宗教裁判所

菲利普一方面任命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帕尔马(地中海上的Palma de Mallorca,不是亚平宁半岛上的Parma)大公妃,玛格丽特担任尼德兰总督;另一方面任命了枢机主教安托万・佩勒诺・德・格朗韦勒作为大臣。但是德・格朗韦勒全面把持了尼德兰政府,排挤其他尼德兰本地贵族,成为实质上的首相,还独断专横得很。

于是……荷兰泽兰乌特勒支的执政『欧朗日的威廉(威廉・范・拿骚,沉默威廉)』、弗兰德斯阿图瓦的执政『第四代埃德蒙德伯爵』、格尔聚特芬的执政『霍纳伯爵』这三个家伙联名上书,声称枢密院中「有他没我们有我们没他」。然后玛格丽特要求菲利普召回德・格朗韦勒,然后这位坚定勇敢思维敏锐的女士亲自出马,与荷兰贵族维持和平局面。

到了1566年,一些爵位较低的荷兰贵族们达成一项协议,称为「一致联盟」,共同对抗宗教法庭和力求维护宗教自由。这份协议传到沉默威廉手上之前,已经有了五百多个签名,既有信天主教的也有信新教的,可以说是代表了群众的呼声。

沉默威廉比较稳重,他一方面希望宗教自由,另一方面反对部分地方领导人筹建军队,因此作为中间人先后组织了两次请愿,试图弥补上层贵族和下层贵族之间的分歧。

第一次请愿之后情况有所好转,宗教迫害暂停,新教徒可以公开奉行他们的信仰,但是正是这种高调使得「宗教保守势力」越来越担心。玛格丽特开始征募军队,而一致联盟也开始备战。

第二次请愿,由于破坏圣像运动如火如荼,双方暂时和解:玛格丽特承诺大赦但是禁止新教得寸进尺再度扩展;一致联盟承诺停止骚乱。

问题是,大部分上层贵族对于玛格丽特为了达成和解的微小让步都不肯认同,继续迫害新教徒。只有沉默威廉例外,在他执政的地区(荷兰、泽兰、乌特勒支)内宣布宗教自由。

然后形式急转直下,一方面总督玛格丽特的和解协议没有获得国王菲利普的批准,另一方面部分一致联盟成员清醒的猜到了菲利普绝不会批准。

1567年,菲利普派遣阿尔瓦大公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Fernando Alvarez de Toledo,1507-1582)率军来到尼德兰,同时玛格丽特见没自己什么事了就辞职回到帕尔马陪老公去了也~

阿尔瓦大公来到当地之后就干了两件事:

一是把宗教裁判所带过来了,随意抓人,只有一种判决:死刑并且财产充公。

第一批传唤的人当中,就有上面提到的那三个联名撵走德・格朗韦勒的高级贵族。沉默威廉很明智,没去;另外两个都被杀了

二是见到杀不掉沉默威廉,就认命博苏伯爵取代沉默威廉成为荷兰、泽兰和乌特勒支的执政。

后来1572年尼德兰各省总议会自主召开,宣布沉默威廉才是合法的执政。

这一届议会中,圣阿尔德贡德勋爵菲利普・德・马尼克斯运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议员们选举威廉为执政。这个「马尼克斯」就是荷兰国歌的作者。

而「欧朗日-拿骚王朝」从那时候一直延续至今,七年前我回复的时候国王还是贝娅特丽克丝,如今老佛爷已经退休了让儿子「威廉-亚历山大」接班。如今荷兰国王之爹「克劳斯」,二战时是「希特勒青年团」成员和「德国国防军」士兵,因此战后二十年过去了与贝娅特丽克丝女王结婚时还引起了一些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纠纷。

★再贴一段七年前的发言:

再往后就是八十年战争了,1568-1648这八十年,结果是尼德兰北部新教地区脱离西班牙而独立。相关历史内容请自行搜索补充,这里只说几条花絮。

1,被杀得血流成河,荷兰人当然不会束手待毙,他们的武装力量自称『丐帮』。

实际上这个词很奇怪,拼写是「Geusen」,而荷兰语的乞丐是「Bedelaar」,完全不一样。

这是因为实际上尼德兰上层的官方语言是法语,荷兰贵族向玛格丽特女总督请愿的时候,内阁大臣之一的贝莱蒙Karel van Berlaymont)说过一句话:「他们不过是乞丐」(Ce ne sont que des gueux.)。

荷兰人当然不认为自己是乞丐,因此才不会使用荷兰语的乞丐一词称呼自己。结果把法语的乞丐(gueux)音译过来(Geuse)再加上(对于外来语来说几乎是惯例的作为阳性弱变化的)复数词尾「-n」而成。

2,就在1572年冬,荷兰舰队被冻在冰面上,结果荷兰人穿着冰鞋冲上来攻击西班牙军队。

西班牙语里面没有这个词,西班牙人也没见过这个东西,于是写了很长篇幅的报告来描述这个装备。不过对于其效果还是承认的,于是阿尔瓦大公特意订购了七千双冰鞋。

3,八十年战争实际上打了六十八年,中间有十二年停战(1609-1621),而协议期满之后继续开打。

之所以有这个停战协议,那是因为1607年荷兰舰队司令『雅克布・范・海姆斯凯克』(Jacob van Heemskerk1567-1607)率军攻击直布罗陀并获胜。这位英雄和二十年前大破无敌舰队的英国人德雷克一样,都是从「航海家」转职海军。

这一场直布罗陀海战,发生在1607425日,荷兰舰队有26艘战船和4艘商船,西班牙舰队有21艘战船。结果……西班牙21艘船全灭,伤亡四千人;荷兰方面只是死了一百人伤了六十人。但是荷兰开战之初就损失了他们的指挥官,这位范・海姆斯凯克被西班牙旗舰加农炮打断腿重伤而死。

这一战的战术,原封不动的被两个世纪之后的英格兰海军中将纳尔逊1798年尼罗河战役中完整复制。当然,纳尔逊最后的结局和范・海姆斯凯克一样,英勇战死。

荷兰「丐帮」远征敌人本土,对其造成巨大损失之后,才有了十二年的和平。

4,尼德兰北部的新教徒们节节胜利,于是尼德兰南部的天主教徒们就恐慌了。

于是,一方面如今的比利时境内天主教各省,结成了阿图瓦联盟,效忠西班牙国王和罗马教廷。另一方面,北方新教各省自然结合成乌特勒支联盟,共同进退,绝不单独媾和或签订条约。

当年是各省执政都迫害新教徒,沉默威廉治下宗教自由;如今就是北方各省宗教自由,沉默威廉治下的荷兰和泽兰却只有新教合法。

这就是尼德兰分裂成荷兰和比利时的开端。


关于荷兰的相关回忆差不多结束了。下一篇会继续解释曾经的「入戏」经历中,印象深刻的荷兰人物,也是潜移默化当中对我如今的三观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

首先,就从一个因为革命进步的思想而被反动教会施以「绝罚」的,面临「多方围堵两面夹攻」钦定「死路一条」,仍然坚定立场不动摇的,著名思想家『斯宾诺莎』开始吧。


2017.10.27, Vene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