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二十〕

今天开门见山,从「范书藤」人物卡开始。先说其性格特征,因为极简主义风格之下外貌装扮什么的都可以忽略,但是性格忽略不了,肯定要体现出来。

一言以蔽之,范书藤智商有上限而情商无下限」,每次面对别人指责「你的情商简直突破了下限」的时候,都会微笑着回答「情商怎么可能有下限?你的数学学到了初一没有?明明负无穷才是无论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砥砺前行都无法抵达的暗黑の彼岸吖!还想得个始终?想得美!就连生于不义必将死于耻辱都是奢望!先哲有言道『吾生也有涯而情商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呀么吚呼哑呼嘿」,然后手抚后脑勺「蛙蛤蛤蛤一不留神又使用了修辞技巧我德意志兲朝上国那悠久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学传统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吖」!

既然这个角色是作者在作品当中的投影,那么当然性格肯定会参考作者本人。只不过有一点不同,角色登场的时候,也就是入学之时只有十九岁左右,后面提到德国学制会补充说明,而作者今年已经三十九岁了也。所以,还需要一边回忆年轻时的表现一边进行艺术加工。另外一方面,角色性格的形成的过程和原因也需要表现出来,毕竟第一篇设定已经从还没进入社会的状态直接写到「终焉」了。也就是说,作者还需要推算本位面的自己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并继续进行艺术加工。

就是说,在学生时代「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性格特征,会在进入社会之后逐步调整。而随着运用贝叶斯方法论逐步认知真相,矛盾的主次当然也会逐步搞清楚。简单说,「冤有头债有主」「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就是矛盾的分类方式。这角色既然承担了串联剧情的任务,就不会把时间精力浪费到与炮灰纠缠之上,而是集中精力瓦解「多方围堵两面夹攻」的战略包围圈并从根本上干扰阻挠破坏豪门贵种走兽派的阴谋诡计,涉及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政治和意识形态。

引用七年半以前的发言:

铁■无敌范中出

……

现在的情况下,只要能尽可能精确的预判对方下一步行动就够了。

好的防守不是抢断和盖帽有多少,而是干扰对方战略布局、阻挠对方战术执行、逼迫对方临时更改方案、提高对方运作成本、降低对方事业成功率。

现在的我的能力,只能给野人添乱;希望在四十岁时可以让他感受到一些压力;六十岁的时候可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尽力而为。

This is 10% luck, 20% skill,
15% concentrated power of will,
5% pleasure, 50% pain,
And 100% reason to remember The Name.

这段表态,可以认为是支持角色前进的动力。但是呢,智商就需要体现了,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是一种冲动,不仅不能改善状况,反而会被豪门贵种走兽派加以利用。因为角色信息来源有限,无法及时判断信息真伪、故意误导的可能性,甚至离间反间忠装反或反装忠。前面提到过了,本位面欧洲历史上两位兲命昭昭的最高领导人拿破仑希特勒,明明是「反欧贱种尼格罗太君」,却在当时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英雄。被它们煽动起来的法德人民,以武德充沛开始,以费拉不堪结束,这就是智商不够的下场。


下面结合正文开始注释,除了阐述政治和意识形态内涵之外,还需要提醒本位面现实作者的经历与艺术加工之后作品中角色经历的不同。后者不仅对于读者来说比较重要,对于写手(除钦定文豪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标题『人生走马灯』开始,是本位面普遍存在的回光返照时期的表现。

补充网络素材:

范某截图备份于此
人生走马灯
人生走马灯

一些「濒死体验」的研究没有证实「灵魂出窍」,但是死者差不多都报告过「回顾人生历程」的心理活动。有个实验设计,就是在病床旁边的地面上画个图案,如果按照一些「神媒」宣传的「灵魂出窍」浮在半空视察自己尸体的情况,就肯定能看到,结果没有一个病例证实。

所以,角色既然对于「灵魂的奥秘」感兴趣,就肯定会涉及到这些濒死体验的案例,于是正文当中「研究过那些濒死复活案例」,就是合理的情节,并且有现实基础。

接下来,「高考之后的面试」,作者本人没有经历过。为什么这么写,因为后来的教育体制改革有自主招生的试点,各种面试肯定少不了,考虑到读者的年龄段,加上这段比较合理。并且在当代欧美教育体制之下,典型的英美,尤其是美,「申请入学」更是司空见惯,只要有类似兲朝作为高中毕业考试的「会考」的「SAT」成绩,就可以申请,而校方尤其是名校的「招生办」批准与否,通常与报名者成绩的「统计相关性」很小。

而「因斯布鲁克理工大学」很明显是影射作者母校「北京理工大学」(原名「北京工业学院」,缩写「BIT」)。在作者高考的1997年,京工各专业在北京的录取线距离清华北大有几十分差距,但是接下来理工科专业当中就排在最高,北航那时候还不如京工。

作者当年兴趣广泛,所以不想头悬梁锥刺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于是「吊儿郎当考个京工得了」。而从1998年开始就「扩招」了,在校内就能明显感觉到生源质量下降,至于这个政策的前因后果恐怕又「政治敏感」了吧,略过不提。

并且,作者第一志愿就是「应用数学系」,与作品中角色赖到最后调剂专业服从分配到「数学系」的情况不同。这么设定,还是因为德意志地区教育体制的特点,以及奇幻背景平行世界当中对「神秘主义」相关专业「宽进严出」「开放与保密并重」特点的合理推测。

在选专业的时候其实有冲突,家里希望我报计算机。我确实很早接触计算机,除了在母亲工作单位的时候接触到PC之外,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报了计算机班,用Apple IIBasic。所以,对于「英文Windows 3.2加中文之星比中文Windows 3.2还快」「Win31计算器有个3.0+1.0=3.1彩蛋」这些事情都是亲身经历,并非上网搜索之后装哔。

但是呢,我就是觉得数学更有趣,虽然之前在奥数比赛当中表现得很平庸,但是我的心思不在奥数教材上面那些内容之上,即便是数学内部我也是兴趣广泛。所以,坚持自己的立场,毕竟考试的是我不是家长。当时京工「科学技术学院」有三个系,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力学,就把三个专业都填满了,感觉就算考砸了在院内调剂也比换去工科更强。


接下来就得先注释「德意志地区教育体制」了,后面很多设定都与这个息息相关。先贴个现代德国学制:

范某截图备份于此
德国学制
德国学制

看着就很复杂是吧。这个体制是从普鲁士开始,世界上最早制定义务制教育政策的,就是军国主义的普鲁士,初衷可不是为了什么「启蒙运动民智大开」,而是迅速培养合格的革命螺丝钉。这个制度,是阶层固化的,学生按照家庭出身选择不同的路线。而延续到现在,虽然没有「阶级成分」的政审,但是孩子在九岁就要作出选择,这个选择通常会决定一生的命运。

奥地利的教育体制与德国大同小异。所以看到网上说「希特勒只有四年制中学毕业证,而美术学院要求六年制中学毕业证」的时候,不用太惊讶,外行记者措辞不严谨而已。不能报名不是因为少学了两年,而是升级路线根本就不同。

所以在设定中,把本位面现代德国学制扩展到平行世界整个「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当中去。简单说,五岁上小学,一共四年;想上「大学」的去「文理高中」(Gymnasium),想上「大专」的去「综合中学」(Gesamtschule),其它都是「中专」「职高」的路线,其中「实用专科中学」(Realschule)是为了不上不下的普通人提供延迟选择的机会,大专或中专的命运还可以通过学习改变。

上大学之前需要接受十三年教育,而德国的「大学」(Universität)是五年制,没有「学士」学位而是直接拿「硕士」(Diplom),加起来还是总共十八年学龄,与主流的英美式学制一样。再往上的「博士」就都差不多了,总得出成就才行。补充一句,苏联的学制当中,对应欧美「博士」的学位是「副博士」,而苏联「博士」只有作出突出贡献之后才会授予,当然到了后来的俄罗斯,学位普遍缩水的情况也有。

这里再补充一句,很明显设定当中需要与法国对比。德语地区的「大学」(Universität)地位比「大专」(Fachhochschule)要高。而法国刚好相反,十二年学龄之后高中毕业有两个选择,或者上五年制综合性「大学」(université),或者上两年预科之后再次参加考试上三年制「大学校」(grande école),后者才是精英教育。

简单说就是,法国高等教育比德国少一年,于是文凭比起主流的英美学制(境内也是这一套)来说,介于本科和硕士之间。欧洲各国传统教育体制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才会推动向着英美学制靠拢的「博洛尼亚进程」,以公认最早的现代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命名。


现在可以继续注释正文了。为了体现「中世纪」出身的学生在「现代高等教育」当中选择的「自由」,所以设定中学有许多课程并考试,但是报名入学的时候可以根据专业指定科目。这也类似兲朝最近这些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各省还都不一样,更能加深读者感触。总之「范书藤」肯定是最左边一条路线,从文理中学到大学。

下面一门一门说吧。首先是「语文」,这时候就不能参考现当代德国教育了。前面提到了那时候欧洲普通话是拉丁语,各民族语言还没有标准语,所以可以类比兲朝的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文」都要学。于是设定帝国学生低年级学德语,到了高年级统一用拉丁语教学,希腊语是「第一外语」。而当代德国中学文科生除了德语和「第一外语」英语之外,也会选拉丁语希腊语,这不奇怪。

正文中「语文只考了八十分」也是作者高考的真实成绩,当时满分150分。当年北京是先报志愿再考试,作者在一模之后报志愿,一模语文110分。而高考之后对照正确答案判断,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的失分平均,于是可以认定是「发挥不好」。在设定中,为了增加戏剧性效果,准备安排角色写了一篇「思想很不健康」的「高考零分作文」,于是前面一共只丢了十分,可以与正文中「你的语文并不是不好」细节呼应。

为什么说这叫「戏剧性效果」,因为兲朝境内广为流传的「思想很健康简直光芒万丈」的那些当年革命导师们的「高考满分作文」,已经深入人心了。所以,这些年网上那许多「高考零分作文」,虽然是「年轻人在网上闹着玩」,但仍然可以拿来作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武器。我的码字风格可不是灌水机拼命抹黑的「消沉压抑悲伤眼瞅着就要自绝于人民了」,至少老读者都能判断出我的作品和发言当中简直洋溢着「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下面一句,因为选了「博物学」没选「古希腊语」所以不能被「符文魔法」专业录取。其中「博物学」就是「自然历史」,可以大致对应当代兲朝中学的「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科目,算某些省份的「理科综合试卷」那种。而为什么「古希腊语」与「符文魔法」有关,还是本位面真实存在的现状。

众所周知,每种信仰和宗教,都有向着神秘主义或玄学方向发展的流派。只说西方,对应犹教的「卡巴拉」、绿教的「苏菲」,耶教也有「诺斯替」。而如今流传至今的一堆「魔法书」里面,「神秘图案」上面除了「神秘符号」之外就是「神秘文字」,这也有全球各大图书馆收藏的唯物主义证据。而希腊语不仅是哲学上意识形态基础的载体,也是神学上基督教新约使用的语言,并且世俗中直到1453年才失去官方地位。在这么长时间之内,说东地中海附近没有以希腊语为媒介的秘密组织,用龟头思考也知道不可能。

并且希腊语的影响力,远不止次生文明的「希腊民族」,哪怕新月沃地的「原生文明」之后裔借用的也不少。普通人印象最深刻的代表性文明商标符号,最著名的就是希伯来人的「大卫之星」,不是六边形或六角星,而是两个正三角形。这符号的起源,就是「大卫」(David)用希腊字母转写时候字头字尾的两个「Δ」组合而成。

所以,设定「古希腊语」是「符文魔法」的前置课程,顺理成章。


再下面一句,为了学习「占星术」,光凭「天文学」成绩还不够,必须通过「灵媒测试」。其中「灵媒测试」就是在影射「政审」,因为平行世界当中「灵魂」真实存在,那么战略地位重要的相关专业的「政审」标准要严格很多,并且有侵犯个人隐私嫌疑。

而「天文学」与「占星术」之间的关系,似乎不需要解释了。不过还是要强调一些细节,比方说本位面「黄道十二宫」其实是十三个星座,蛇夫座没有被算在内,迄今为止「占星界」主流对此都视而不见。而在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发现之后,「占星界」险些面临「根本分裂」,一部分「改革派」与时俱进,比方说把原本火星的部分「神职」移交给冥王星什么的;另外一部分「保守派」则坚持传统,认为「外层天球」对人类的影响微乎其微什么的。

我对天文学产生兴趣也很早,中国大百科全书最先出版的就是《天文学》分卷,1990年我就买了,售价10元人民币。其中「海王星」词条里面还说没有光环,后来看新闻说发现光环了,还特意把技术细节抄在纸条上夹到相应页面当中。而当时小学六年级的我,正在北京市少年宫天文兴趣班参加周末培训,免费的。印象深刻的细节就是半夜摸黑去少年宫与一帮孩子一起用葫芦状反射望远镜看满月,然后再摸黑回家。后来到了讲天文摄影的时候,因为兴趣不大并且也没有物质基础,就不再参加了。

关于「占星术」相关细节还没想好,所以一带而过,毕竟本位面就是流派众多。并且我也没构思好从托勒密体系开普勒体系的过渡方式,毕竟平行世界是在「晚绑定懒求值」的指导原则下变化的。这个过程中,「天球」概念出于什么原因而被替代,需要好好想想,在数学基础上的恶补也需要时间。顺便推荐一篇科幻小说,大卫・布林的《水晶天》,看看人家是怎么从本族意识形态传统出发开「科幻」脑洞的,还没有令读者诟病的明显技术缺陷。


接下来一句,「书法和美术」与「法阵和炼金术」有关。作者和角色一样,对「书法和美术」感兴趣但是不擅长,或者说「眼高手低」。就看我在网上使用的头像,通常选择一种美观的字体把首字母以白色画在蓝色背景当中,这是因为极简主义的性格。而在美术上面的倾向,稍微有点不一样,对「抽象作品」不感兴趣,反正我是没看出来那些「即兴的后现代的非主流的」作品有什么「价值」体现了画家什么样的「情怀」。

我对蕴涵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的「抽象」所容忍的极限,差不多就是埃舍尔那样。埃舍尔的作品有很多人评价过了,这里不再赘述。可以看出来,即便是体现了数学韵味,仍然通过娴熟的美术功底以丰富的技巧表现出来,在细节上越是重视,在效果上就越是出色。

这时候估计会有美术专业出身的读者表达反对意见,比方说用毕加索举例证明画得抽象并非只会抽象而是已经跨越凡俗境界了也,然后列举早期作品证实其功底。从道理上讲确实如此,那么为什么这些年来炒作最凶的都是一帮疑似嗑多了药在工作室里面撒泼耍赖满地打滚一顿祸害之后终于偶然炮制出可遇而不可求的划时代大作的逗哔呢?

再说了,我对于有功底的美术家的「抽象」作品也不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态度吖。记得前几年在国际化大都市「华语第一精日论坛」,有个主题关于「Excel小王子蒙德里安」,重点强调「几何抽象画派」祖师爷地位。因为是荷兰人,我也有印象,并且涉及几何,也挺感兴趣。但是为了应景打击那边曾经活跃的一帮擅长「在网上闹着玩」的「钦定文豪」之拥趸为了政治目的炒作风向带节奏,过去就直接拆台。我说「这是直线の魅力撒!似乎古典几何作图还有个圆伐?这样吧,发挥八卦精神帮他『CP』好不啦?」然后找了个日本精神病画家草间弥生」开始吹捧,「啊啊啊这是圆の魅力撒!般配伐?」……然后帐号没了。

以这二位为代表的「古典几何作图抽象画派」平心而论水平相当高,审美价值也有,即便是草间弥生的精神病,也不是质疑其作品的原因。但是早就说了,在兲朝连「阳光、空气和水」都有政治山头以及现实利益诉求,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光伏发电、治理大气污染、改善水质就是党国高音喇叭当中报道的相关动向。并且我与这帮带节奏的逗哔打交道少说十几年了,它们一撅屁股就能猜出来会拉什么屎。所以,拆台就是拆台,不找借口,再说也没因噎废食贬低「美术家」及其作品本身吖。

顺便再说一件事,我从美术上面体会到的人生感悟,属于「郢书燕说」式巧合。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工笔重彩」需要「三矾九染」,也就是说至少画九次,每一次都要有把握全局的视野和构思,逐步丰富细节,从而形成最终的优秀作品。这段介绍我看到之后,就拿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企图「全面发展」「一个都不能少」,凡是生活中遇到的领域,都去刨根问底并补充相应知识背景,随着年龄提高阅读量增加视野扩展,一遍一遍的深化并扩充知识储备,力求没有短板。

于是兴趣广泛的性格就这么养成了,在中小学的后遗症不算大,毕竟兲朝教育大纲好歹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是普鲁士那种提前划分各行各业岗位数量并按需分配的计划教育,所以还撑得住。到了大学就不行了,即便本专业的知识也难以轻松掌握,何况其它专业。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体现在学习当中就是正文里面提到的「好高骛远」,以及「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后果就是「迷失了方向成为被革命大浪淘掉的反革命砂」。

到了参加工作之后,反而压力没那么大了,用「破罐子破摔」形容也可以,工作和业余兴趣爱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习工作需要的知识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与投入其它兴趣爱好之上的时间精力合计差不多,包括码字在内。于是作为「精神病仆街写手不入流码农数学渣」的形象就这么出台,并在官方钦定灌水机的协助之下传播开了。

回到正文,「法阵」比较容易理解,也是西幻题材常见内容。前面也提到过了最终效果类似「印刷电路板」,过程当然需要人工参与,包括但不限于「附魔」之类,毕竟要发挥「灵魂」的作用,所以书法和美术的功底才重要。

而「炼金术」就需要多解释几句了。众所周知,本位面「炼金术」是化学的前身,正如我中华兲朝上国的「炼丹术」一样。其中区别大概是前者的制成品不是为了往肚子里塞的,而后者则不然。

但是,在现当代奇幻作品尤其是网文当中,「炼金术」更多的时候不是用来指代化学变化,反而是物理变化,也就是各种「塑形」相关技术,通常形象是遥控一堆材料互相融合去伪存真去粗存菁直接制造「奇物」装备。而且还有运用流水线的可能,还通常伴随着涉及灵魂的「激活」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制造构装体。

如果要分析原因,恐怕是一些出现近现代场景的高魔设定当中,对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领域找不到「古典」渊源,而「手工业」在传统上又与炼金术无关,所以挪用概念。并且炼金术与古埃及的关系要比与古希腊更密切,如「盐硫汞」这「三原质」代表的「身心灵」这泛神论色彩浓厚的观点,也算能搭上边。

这么解释也可以,我也打算在设定中沿用这种当代形成的既存印象。于是「化学」相关内容还需要另外设定,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意识形态内涵,比如「中学化学课本」上面就提到过的「燃素说」,在平行世界未必是「伪科学」哟。而设定中准备对应「化学」的剧情,就是本位面真实存在的欧洲各国关于「蓝色颜料」的政治经济斗争。应景加一句,我从美术引发的兴趣,居然曾经向着分析各种颜料历史来龙去脉的目标前进,然后就在细节里迷失方向了也。

今天差不多了,这个场景的最后一段,关于音乐、「龙语」和数学的关系,前面若干篇已经泛泛而谈注释过了,这里也没有需要针对细节「疏」或「补」的必要。


2017.11.3, Vene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