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才,但是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傻逼,而且他死后也没人挖掘出他的天才,那么他究竟是天才还是傻逼?

我自己也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让我试试能不能让这个问题成立。

首先我们先忽略掉“既然他是个天才,怎么可能没有人认识到他的天才”这个问题。我想,这个天才就是基于一种价值观让他在所有选项上都选择了让别人认为他是傻逼的行动。

之所以将他定义为天才,是因为他的内心有莫扎特水平的音乐,梵高水平的绘画,他只是没有将他们诉诸旋律和画布。

后面问他究竟是天才还是傻逼,是在问他天生的能力更能定义他本人,还是他对世界的影响更能定义他本人?

范狂夫

为回避「政治敏感」莫谈国事,推荐一篇前苏联科幻小说《人为什么活着》,『科卢帕耶夫』短篇小说集《人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72年版。

简单说,主角「切斯诺科夫」就是个文学天才,只不过每次他在家里写出一部作品,同时立刻就有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其它「文坛新星」写出一模一样的作品并抢先发表。

切斯诺科夫在主编面前想方设法证明作品是自己写的,使用了包括但不限于当场创作等手段,但都比不上其它文坛新星「文思如尿崩」の神速。随着时间进展,只有身边的朋友和报社的几个编辑相信他。

到后来连切斯诺科夫自己都怀疑是不是自己接收了其他人的脑电波才「抄袭」出来,于是换了一种思路,放飞自我的创作欲望,就当作提前阅读文坛名著了。结果其它「文坛新星」赶不上切斯诺科夫的速度,就应景涌现出一个「文坛流派」,一帮之前风格各不相同的「文坛新星」最新作品风格惊人的统一。

而相信切斯诺科夫的人,比如责任编辑皮奥诺夫写了一篇条理分明的文章,提供了许多详实的证据,描述了切斯诺科夫这位尚未被人了解的「文学天才」的出现和遭遇,寄给了《俄罗斯文学》报,但是遭到了嘲讽式回复「本报不刊登科幻小说」。皮奥诺夫写了措辞激烈的信去抗议,没有任何回复就被「亦当删去」。

这时候切斯诺科夫有点绝望了,但是仍然开始创作长篇作品,刚写完第一章,不出意外的发现「文坛新星」开始同步连载。而切斯诺科夫有一天早上摔了一跤摔断了手腕子住院三个月,果然「连载」也中断了三个月。

等到切斯诺科夫出院之后写了第二章,果然「连载再开」,一模一样的第二章神速发表。这下子切斯诺科夫已经证明了,这些作品确实是自己写的,而被其他人抄袭,虽然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方式。

切斯诺科夫最后一部作品就是长篇小说《人为什么活着》,当主编费奥多罗维奇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悄悄的销毁了自己构思中的同名小说。

结尾,切斯诺科夫于秋末阴雨天中迅速离世。朋友和家人整理遗稿的时候,费奥多罗维奇发现切斯诺科夫的作品与自己的作品完全不一样,皮奥诺夫决定出版这部遗稿,同时也建议出版费奥多罗维奇的同名小说,只有书名相同而已。

「不,皮奥诺夫」,季莫费・费奥多罗维奇不同意,「关于『人为什么活着』只能有一个回答,还是让切斯诺科夫来回答吧」。 (全文完)

苏联体制就是这样,如果题主觉得这个「切斯诺科夫」是个傻哔,还必须应该被所有人当作傻哔,死后也不允许挖掘出他的天才……那就随您的大便或小便或其它什么需要环卫部门处理的唯物主义要素吧。

补充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高学历精英社交圈」首页今日头条位置醒目应景推荐的「哲学一问」:

高学历精英:“人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呢?”

2017.12.18



评论(知乎)

星团(提问者)

毫无疑问我不认为「切斯诺科夫」不是个天才。这个问题或许本身就毫无意义而且傻哔,不过我至少得知了一篇有趣的小说,这还不错

范狂夫(作者)回复星团(提问者)

这篇来自《世界当代优秀科幻小说丛书・苏联优秀科幻小说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1月第1版。我等「老迈年高」的读者于二十多年前就「得知」了这篇「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