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个冷门问题了,那我就献丑随便说说吧。
汉诺威被吞并本质上是俾斯麦为首的普鲁士高层对德意志贵族和德意志民族主义者间互相让步的结果。
众所周知当时德意志地区的反普三豪杰就是奥,萨,汉三国,萨克森和汉诺威各自作为当时南德北德最大的反普邦国,与奥地利并肩与普鲁士为首的其他德意志邦国勾心斗角,在1848年-1850年,在奥地利的挑唆下这两货甚至直接退出了德意志联盟。奈何普鲁士那时内忧外患只能忍气吞声受这奇耻大辱。
普奥战争之后,奥地利兵败萨多瓦,萨汉两国面临灭国之境,本来普鲁士内部的确是想直接把萨汉两国直接吞并的,因为普鲁士一直都很喜欢搞兼并这一套。
但俾斯麦权衡再三,如果把两大王国直接吞并可能会开一个很不好的头,像梅克伦堡,黑森-卡塞尔,以及那些被法国威胁的南德势力,这些支持普鲁士的邦国都可能会产生一种会被普鲁士吞并的危机感,这对于可能即将和法国兵戎相见的普鲁士是很不明智的选择。于是,俾斯麦决定不吞并萨克森。
于是乎,汉诺威就是俾斯麦对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的让步的牺牲品。大家都知道俾斯麦当上宰相靠不少民族主义者撑腰的,如果俾斯麦对这两大块战利品置之不理,仅仅是以邦相待,这些推崇大德意志主义的人怕不是第二天就把宰相的办公楼炸个稀巴烂。
其次,汉诺威王室与隔壁英国有着不可描绘的渊源,俾斯麦也不可能允许一个给英国机会插手德意志帝国内政的邦国一大个伫在普鲁士旁边,于是乎,汉诺威就这么凉了。
再说巴伐利亚,作为德意志地区第三强大的邦国,号称普奥矛盾仲裁者的它,在普奥战争时虽然未能保持中立,选择与奥地利勾肩搭背,但却只是表面兄弟,巴伐利亚甚至没有对普鲁士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威胁行动,等到普奥打完俾斯麦还是得笑容满面的拉拢这个强大的“仲裁者”,才使得之后的普法战争中南德北德同仇敌忾对抗法国。而巴伐利亚人在普法战争中也是出力颇多,在1871年1月,巴伐利亚的几个师在韦德尔将军指挥下击溃了数倍于己法国的东部军团,一路撵着其逃向瑞士,最后惨遭瑞士人缴械。
这样的邦国普鲁士是不可能也不敢吞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