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德国为什么要投降?

关于希特勒的纪录片说:“我们都认为,德军处于胜利的边缘,但…………而投降,让人感到很耻辱!”

范狂夫

谢邀。

这个问题我在龙空与网友讨论过,但是被「亦当删去」了,下面凭记忆简单复述一遍。

说德国投降是因为经济原因没错,但不是致命原因。致命原因还是「作者最大剧本钦定,导演叫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在柏林就提前安插了一帮鸡鸣狗盗之徒,这批人「起义」撵走了德皇。

具体到「剧本」就牵扯到「革命导师」圣列宁了,据繁荣的中文互联网上活跃帐号宣称,当代罗刹课本中已经明确写出「圣列宁乃德国间谍」字眼,我不懂罗刹语也没去验证,但是按照数学渣的职业习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确实应该如此。

简单说,一战东线最后是以《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形式结束的,这个「不平等条约」的「不平等程度」超乎想像。详情不是国家机密也不是宇宙奥秘,转贴点网上公开资料。

罗刹损失:

国土:共126万7千平方哩,相当于25%的国土。

人口:共6200万人,相当于全国44%的人口。

产业:

财政收入:共损失约27%

还是图片更震撼,「赔款」略,「割地」如下: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割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割地

显而易见,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能通过,在布尔什维克内部都很困难,哪怕是革命导师圣列宁也无法固执己见,必须抓住「大败」的机会才能说服「同志」们。至于「大败」的原因,到底是谁里通外国,或二德子情报工作出类拔萃,似乎苏修解密档案当中提到过。

至于与革命导师圣列宁形成对比的其它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角色和立场,布哈林也好托洛茨基也好,在网上也都有,这里不罗嗦了。

只说结果,这个条约使得东线从战场变成「大后方」,不仅德奥军事压力大减可以把军队调到西线直面英法,还获得了经济上的补充。哪怕刚停战双方敌意甚深,也不影响民营企业家们「在商言商」流通战略物资。

因为当时罗刹境内糟糕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德军在当地主要是当警察用维持治安,占的地皮越多牵制军力越大。这就是罗刹用不着「积小胜为大胜」只需要「以空间换时间」对协约国就是大功一件的原因。

所以对协约国来说,革命导师圣列宁领导之下的布尔什维克何止烂泥糊不上墙,简直是「倒戈」,这是罗刹的「背叛」,哪怕打不过也不能停战,作为「战友」哪怕再无能,最起码不能拆台扯后腿。

因此,本问题当中的描述仅从技战术上来说其实是正确的,同盟国能赢至少是不会输掉一战,经济困难会迅速解决。但是「迅速」也需要时间,德国境内铁路发达,部队在两线之间调动没问题,出国就不行了,被牵制在罗刹的那些部队,到达西线之后就没什么「被打穿」的风险,而来自「大后方」的支持会逐步改善国内经济。

于是,作者编剧导演「见势不妙」立刻发动隐藏剧情,不给德国调整的机会,当机立断发动鸡鸣狗盗之徒「起义」,目标瞄准德皇进行「斩首」行动而「寻找罪行的受益者」这种推理作品当中常见的套路,也可以用来判断「主演」,就是容克领袖兴登堡,「共和」了之后的新朝「皇帝」。

差不多先写这么多吧,在另外一个回答中提到了「罗刹自绝于西方世界」的根本原因:

范狂夫:如何看待多国驱逐俄外交官的行为?

但是没详细写,说一战深层次内幕话题在其他地方展开,本回答展开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涉及到「君主国」体制特点了,当时德奥面对的是维多利亚女王出轨生了野种之后英俄「罗曼诺夫王朝」一家人的夹攻,好比那法国曾经面对奥地利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夹攻一样。

最后,「漫长的十九世纪」指代17891918,而「短暂的二十世纪」指代19181991,已经是历史爱好者都知道的惯用语了。这里就说前者,作为中世纪晚期的延伸,还有很多鲜明的影视圈最喜欢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特色。

加一句,我在做《设定集》的时候说「把中世纪晚期到一战的历史合并起来」并非生搬硬套,因为这段时期内欧洲的游戏规则并没有改变,当然用不着与时俱进,只需要整理素材喽。

2018.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