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睁哪只眼看哪个世界

正在等待党国高音喇叭七点档定番的百无聊赖之中,上网乱转发现国际化大都市「华语第一精日论坛」涌现出一条色目含量甚高的重要情报《【不解】为什么许多优秀的高中都叫「外国语」学校?》并冠以「三千问求助」标签。

无独有偶,九省通衢の煎蛋的「问答区」当中则伴随着今天下午各个宣传阵地的「万达道歉」节奏,出现出一条色目含量甚高的重要情报:

齐国三洞大学的楚国留学生
齐国三洞大学的楚国留学生

当然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高学历精英社交圈」作为专业的问答站点,不仅于首页今日头条位置醒目应景推荐,还在搜索文本框当中主动提示热点话题预置「万达校招侮辱山大女生」字眼。

这其中一定蕴涵着充沛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内容并引领了激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新动向。

简单说,如今活跃在那历史舞台之上的童年才俊,恐怕都不太清楚当年「不断革命」时期依经治国之典范「未经中央批准擅自持有或传播外国语内容罪」的往事了,不外乎崇洋媚外里通外国收听敌台,甚至直接就是境外大手情报机构安插的间谍特务卧底,随时准备响应号召「小人物改变历史走向」呢。

当然,这些事情我也没有亲历过,但是在那上世纪八十年代「伤痕文学」盛行的时候,多少过来人都谆谆教导当时的童年才俊,包括但不限于「白专受难记」之类。哪怕是当时的党国高音喇叭宣传的正面典型,也是忍辱负重阳奉阴违,不背语录背单词,终于在恢复高考之后从一批矬子当中脱颖而出当上了将军什么的。

解读也是有多种多样的,比方说「上进心」「闯劲」也有时效性,当时高举《大救星语录》紧跟「白卷英雄」上山下乡抓生产促革命的积极分子,就从武德充沛摇身一变为费拉不堪了,到现在都爬不起来。

至于后来张铁生出狱之后立刻就有「青年女教师」倒贴上门,下海创业一路顺风,到现在已经身家多少亿……相关报道,也在十八个大之前喧嚣一时。而砥砺奋进七年来就无声无息了,因为当代三忠于四无限关键字是「学习」而不是其它什么动宾词组。

当时我就在之江临安「原创文学论坛」与伪装成「毛左」的野生国师为首的一票根红苗正党国栋梁青年才俊吵架,我说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张铁生就是境外大手情报机构至少是境内豪门贵种走兽派安插在基层的间谍特务卧底,专门用来引诱人民群众误入歧途。

也就是说,按照革命胜利之后「融合成世袭统治阶级」的路线图,腾出「生存空间」的关键,就是首先要把万恶的旧社会时期定居在城市里面的「国人」撵到乡下去与「野人」掺和起来,是为「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者也。然后感慨于「天恩浩荡」的傻哔,就从此扎根基层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了也。

那时候没有被如火如荼的宗教仪式所迷惑的,除了了解内幕的红色基因之外,就是家学渊源的旧知识分子,无论社会上怎么吹风都不为所动,坦荡的就表现为对群众运动漠不关心,阴险的就公开参与群众运动甚至煽风点火,却在暗地里偷偷读书写字刷题。总之都在一个看似绝对公平的条件下,成功的返回了已经被清洗得地广人稀的高层。

所以到了改革春风吹满地之后,哪怕是乡下「野人」也总结出了朴素的斗争经验,「党叫往东咱往西,党叫养猪咱养鸡」。这个素材之前解读过了,只要看过《管子・轻重篇》就知道来回翻烧饼人为炮制大小年轮流收割傻哔韭菜的套路,体现为各种「大力」字眼开头的夯头文件,我称之为《夯论》。

扯远了,回到「外国语」的话题。当时我说使用「异族语学校」字眼更准确,除非把俄语、蒙语、棒语之类专业都划归「民族学校」,否则就是「政治不正确」,有悖于「坚决打击大汉族主义」的方针政策路线计划。

在那1998年「罗德姆公爵夫人比尔」访华的时候,如今市面上一票活蹦乱跳的童年才俊还是液体,或者尚未达成配种共识。那时候党国高音喇叭全程生放送,我等正在高等学府当中刻苦攻读圣教国学的太学生,都亲眼目睹了各种大场面并妄议中央。

简单说,当时担任美方翻译的,是个金发碧眼的白皮中年男人,当代汉语普通话虽然腔调略有诡异,但总体来说相当流利。那时候就有人发牢骚,说不远万里投奔美帝灯塔国的炎黄子孙极大充沛,为啥不找个「同胞」负责沟通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不是「自己人」,哪怕经过美帝灯塔国大手情报机构的组织考验,有充沛的唯物主义证据表明黄皮白心,也得照顾美帝灯塔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情绪,百善の新世界再怎么宣称「移民国家」地位也无法否认「主体民族」的重要性。

同理可证,当时校内「朝鲜族同胞」不少,我们这些外人都称之为「自带四级证书入学」,都有充沛的自知之明不去选修棒语,无论是升学就业都无法与之竞争,除非关乎国家机密兼宇宙奥秘,才有汉族同胞的出头之日。

果不其然, 「毕业于北棒金日成大学并与金正日为至交好友的驻南棒大使朝鲜族同胞李滨叛国 」这种公开新闻,就已经证明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若是政治正确了就军事不正确了也。所以分类为「外国语」还是「异族语」,是关乎江山社稷的根本分歧,绝不是什么文字游戏。

因此,作为在野的职业政治家兼职业神棍,看到开头所提到的那一条情报当中罗列的「外国语学校」名单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缺少了河南洛阳的「共军外国语学校」,然后才注意到「高中」限定词字眼,再然后才看到「JK」相关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又扯远了,再回到主题。

各位认为朝鲜族同胞李滨到底是「亲棒派」呢,还是「知棒派」?现任外交部长王毅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到底是「亲日派」呢,还是「知日派」?美帝灯塔国一票外国语学校培训的汉语流利的人才,到底是「亲华派」呢,还是「知华派」?

想通了这些问题之后,再来看境内各种「外国语学校」,包括但不限于本朝首任中堂亲切关怀下成立的那些,以及其它大手名校内部设置的外国语专业,培训的到底是「亲外派」呢,还是「知外派」?

这个问题也想通了之后,再来看季羡林给《东方文化集成》所作的《总序》(链接)当中提纲挈领的一段:

闭了眼睛的欧美人士,绝大多数一点也不了解东方,而且压根儿也没有了解的愿望。我最近多次听人说到,西方至今还有人认为中国人还缠小脚,拖辫子,抽大烟,养小老婆。甚至连文人学士还有不知道鲁迅为何许人者。在这样地球越变越小,信息爆炸的时代,西方之“文明人”竟还如此昏聩,真不能不令人大为惊异。反观我们中国,情况恰恰相反。欧美的一切,我们几乎都加以崇拜。汉堡包、肯德基、比萨饼,甚至莫须有的加州牛肉面,只要加一个洋字,立即产生大魅力,群众趋之若鹜。连起名字,有的都带有点洋味。个人名字与店铺名字,莫不皆然。至于化妆品,外国进口的本来就多。中国自造的也多冠以洋名,以广招徕。爱国之士,无不痛心疾首,谴责这种崇洋媚外的风气和行为。然而,从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专就东西而论,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对西方几乎是了若指掌,而西方对东方则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是一团漆黑。将来一旦有事,哪一方面占有利条件和地位,昭如日月矣。

之所以引用这一段,是因为前些天《北京新闻》当中出现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中东欧国家非通用语教学科研”研讨会的消息。网络情报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目前开设中东欧各国家语种专业最全的高等院校」。

那么,在《东方文化集成》的视角看来,中东欧想必不算是「东方」,但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看来,这些「非通用语」用户恐怕也不会被「通用语」用户视为「西方」,是吧?

写到这里发现党国高音喇叭七点档定番已经结束了,一边写一边听完了,那么本篇到此为止吧。


亦当删去

20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