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1]升沉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

酒劲上涌,在其它宣传阵地乱转,于之江临安「原创文学论坛」发现重要情报《孔雀王作者荻野真因肾功能衰竭去世享年59岁》,据称与其深入揭批扶桑特色神棍大忽悠的歪理邪说以及阴谋诡计有关。

当时我就念了两句诗,见本篇标题。

在《三自排版运动(九):多元文化(上)》的缘起部分,已经提到了当时收集电子版漫画的相关事宜。那时候网上有大批英特纳雄耐尔主义者无私提供素材,日漫居多,美漫也有。但是呢,日漫看得多,美漫几乎没怎么看。

这是由于工作原因更熟悉扶桑特色,于是尚未汉化的「原版」也能勉强硬啃,即便是汉译本通常也可以猜出「原文」。所以,对于「东海有岛夷」风土人情的了解,除了两年出差当中亲身体会之外,大半倒是从很多行业类型普及向漫画当中获得的。比方说曾经按照《夏子的酒》提示在买「日本酒」的时候装模作样看标签说明。

这里插一句,日漫当中存在着大批「行业类型普及向」作品,可以类比阿瑟・黒利的那些行业小说一般,当然具体作品深度不够,但是整体看来覆盖面相当广泛。就比方说南直隶「远东第一体育论坛」多少用户曰若稽古的时候言必称《灌篮高手》一样。

若要上纲上线,那就得把巴尔扎克牌位捧出来了也。也就是说,塑造典型环境当中的典型人物,是文字作品的目的,人物最重要,其次才是环境。而即便是为了塑造环境而采用「大段景物描写」也不能写成旅游指南那种样子。

这就是文字作品的短板,不如漫画作品由于「不得不」塑造环境于是更有代入感,与此同时还不会喧宾夺主削弱人物形象。但是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漫画表现的是已经定型的作者的想像,读者「脑补」的可能性被削减到最低,优秀的漫画家通常会尽力避免这一点。

动画也看过,但是远不如漫画看得多,当然更不如文字看得多。这是由于信息传输速度的缘故,看文字可以一眼一页,漫画就慢些。而视频内容若要充分理解就没法跳过时间轴快进吖,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那些内容除外。

记得那时候也在网上扯淡,碰上日漫美漫优劣论口水战的时候倒是没掺和过,因为对美漫的了解并不充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过最起码在旁观的时候,得知日漫还是作者挂名的工作室形式,新手通常当学徒打工,出师之后才有自己的工作室;而美漫则是纯粹的商业化运作流水线生产,好比如今的网文一般。

至于优劣,通常认为日漫出头难但是一旦混出来收入就有保障,版税大头给作者;而美漫当然都是公司说了算,不存在「作者」这个称呼,只有一个一个单独的「画手」作为革命螺丝钉,按照商业运作模式负责批量炮制消耗品。

这就涉及到了「产品」还是「作品」的区别,之前日记里面提到了,只有在把「创作」视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前提下,才能运用各种经济学术语进行定量分析。如果认为「创造力」不能通过各种线性化公式管理手段计算成本收益,就甭提什么「边际效应」。

所以,美漫的弱点,即便是只懂汉语的读者无法亲身体验,也可以在如今的网文当中观察到一模一样的现象,包括但不限于「大纲」千篇一律「套路」互相抄袭,洗稿工作室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字数计算枪手工资。这就是文化独立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什么颠扑不破的客观规律。

就说网文,看之江临安「原创文学论坛」上面各种业内八卦,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自打十八届无遮大会以来,以腾讯为首的一票渠道的合同都变了。之前还是作为「平台」出现收取「抽成」,而之后干脆就是「委托创作」的形式,甭说作品、创意、情节、设定,写手连笔名都不属于自己所有。

商业化到了这一步,已经不存在什么「作者」了,具体「写手」只有当「枪手」一条路,不是加入工作室以集体创作方式与「渠道」签约,就是傻呵呵送上门去被「平台」抓壮丁收编为「膝盖生根头顶绿得发黑贱到骨子里去了的光明会共济会奴才」。

单打独斗的写手一旦灵感枯竭就被渠道扫地出门,然后所有衍生收益(如果存在的话)都归渠道所有。这就是活跃在之江临安「原创文学论坛」的一票看见钦定文豪码字巨侠就纳头便拜的贱种写手得意洋洋肆无忌惮的宣称「食肉宠物」在码字「牧场」当中到处「狩猎」这帮送货上门的傻哔「食草畜牲」的底气。

回到漫画话题,日漫也有类似情况。多半是「出版社」「编辑」看好某个工作室,通常是画功出色但是创意单薄,比如小畑健这种,于是为了销量会主动牵线搭桥建议改编文字作品,市面上见到的那些带着「原作」字眼的漫画基本上都是这样。或者干脆就是画手与写手直接决定合作,分别负责绘画和剧本。

而有些新人被看好有潜力,但是没有积累(没有助手),这时候「渠道」通常会提供一些创意以「捧红」之,这也算是长期合同或买断的前提下「提携后进」的一种方式。不过似乎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一部作品大卖之后,渠道的资源就会倾向其它新人了。

比方说矢上裕,《妖精狩猎者》当中很多话的构思精妙令人拍案叫绝,印象里有一话是「地动说」,脑洞出众;还有一话是日本谚语「天上刮大风桶匠钱多多」的文字游戏,创意出众。整部作品的剧本水平稳定,画风倒是越来越成熟。而等到这部作品连载结束之后,新作明显感觉到质量下降了。

正如文字作品的篇幅不同对作者的素质要求也不同一样,通常称呼的「漫画家」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通常是传统纸媒上面专栏类型的「单页漫画」,创意优先还需要表现形式,类比微型小说;另一种通常是「连载漫画」,类比中长篇小说。

即便是连载漫画也有「大长篇」和「短篇合集」的区别,前者更像传统的类比评书演义的「连环画」,后者则是一连串共用设定的「场景剧」。优秀的作品尤其是那些连载若干年热度不减的,通常会很好的把握平衡和节奏感,较长的连续剧情内部以悬念分割章节,偶尔点缀着短篇放松一下,逢年过节还有应景的特别篇之类。

总之,若是不提绘画技巧,单纯以文艺评论的角度观察,日漫的风格比较灵活。

2019.5.11